10月18日,河北大学第九届计算机文化节暨“周末专家河北行”人工智能专题报告会在七一路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办。清华大学长聘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少平应邀做报告,5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学习。
本次报告会紧扣文化节“数字赋能 智创未来”主题,马少平教授以“人工智能的奥秘”为题展开深度分享。报告从人工智能的起源切入,聚焦“脑启发的人工智能”,系统阐释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。在技术应用与突破部分,以AlphaGo为例,提出将围棋类比为分类问题的创新思路,凸显AI在复杂决策领域的突破。针对“大语言模型”部分,通过ChatGPT、DeepSeek等典型案例,解析其“生成式”工作机制,强调当前大语言模型已具备“听、说、读、写、思”综合能力,在多义词理解、复杂指令处理等场景中展现出强劲潜力。报告中展示的文本解析、科幻创作、逻辑推理等跨领域应用实例,生动诠释了人工智能赋能多元场景的实践价值。同时,马少平教授也客观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局限性,引导师生建立理性认知。
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,马少平教授着重指出,AI正逐步成为通识教育核心内容,未来将成为必备技能,强调“取代你的不是AI,而是掌握AI的人”。他勉励大学生主动拥抱技术变革,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学习,提升数字素养与计算思维,为应对未来挑战夯实基础。
报告会现场反响热烈,马教授通过生动的案例与深入的剖析,将复杂的技术原理讲述得通俗易懂,加深了同学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和理解,为同学们的学业发展和专业成长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。